盐边县锚定“三端共治”合力绘就 “五长息讼”多元解纷“新枫景”
来源:盐边县依法治县办 发布时间:2024-06-1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盐边县紧紧围绕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纵深推进诉源治理,建立以法院牵头、法庭指导,乡贤长辈、村长、社长等参与的“五长息讼”特色调解模式,在解纷息诉全程中,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
一、诉前多点发力,做实前端纠纷防控。纠纷化解端口前移,在纠纷萌芽阶段,充分发挥“五长”诉源信息“触角”作用,从源头上梳理掌握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及时介入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50余个。凝聚排查合力,以法庭为纽带形成“五长”与“一府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调处平台联动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分析研判查排梳理的风险点,实现“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力”转变。丰富化解方式,在法庭设置驻庭调解室,制定《纠纷处理明白卡》,以“调解员+网格员”形式搭配坐班进行诉前调解,融合遵法评理、村社调解等多种非诉解纷模式,满足当事人多元解纷需求。
二、诉中分流调解,做深中端便民解纷。开通诉前调“快车道”,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分流进入诉前调程序,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委派 “五长”精准解纷,转化“五长”人熟、地熟、事熟、感情熟的“长”优势为诉源治理高效能。“法官+调解员”齐发力,针对类型化、批量化和疑难复杂案件,特邀“金牌”调解员组成“法官+五长”调解小组,结合法官释法答疑的专业能力与调解员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实现1+1>2的联调解纷效果。优化“家门口”服务,依托“田间法庭”通过“坐堂接诊”和“出门问诊”的工作模式,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家门口”式化解纠纷80件。
三、诉后服判息诉,做细后端案结事了。发挥“五长”关键作用,采用“订单式”法律服务方式,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将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传递到基层,一起分家析产纠纷化解案例,在中央电视台《乡理乡亲》栏目播出。案件判决或调解后,对所在村社涉案当事人进行诉后回访,及时敦促、提醒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执行前,实现立审执程序最短1天内完成。案件进入执行后当事人没有及时履行的,特别是婚姻家庭类涉身份、情感因素类案件,通过邀请乡贤长辈、村社长、社长类调解员“柔性”辅助执行,实现案结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