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司法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区动态

法律援助服务+模式 提升青少年维权质效

来源:攀枝花市西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11-0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求变,积极回应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新需求、新挑战的生动实践。立足“青少年维权岗”构建法律援助体系。

  着力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青少年维权援助。法律援助工作注重整合发挥司法行政系统的资源优势,坚持以法律援助工作为出发点,主动与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法律援助中心与多部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围绕维护青少年权益开展经常性工作,为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西区法律援助中心成为攀枝花市特殊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一员,以法律援助助力青少年维权。

  着力延伸服务触角,拓展青少年维权领域。与共青团、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解决青少年法律援助需求。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建立由专业律师组成的点援制人才库,在受援人和点援律师之间架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悬挂横幅、发送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向青少年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讲解电信诈骗的手法、危害及预防方法,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法律服务志愿者共办理援助案件188件,提供法律咨询1509次。

  着力贴近群众需求,增强青少年维权实效。法律援助中心将未成年人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工作对象,在工作机制上严格贯彻“应援尽援”的原则,对待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无须审查经济状况,对符合条件的涉及青少年案件受理率达100%,做到认真接待、依法受理、规范操作、及时指派,同时打破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仅限于“帮未成年人打官司”的传统思维模式,秉持以“一案一计划,体现个性化”的工作要求,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即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为分界点,实现向前与向后两个延伸,援前商讨制定办案计划、评估风险,援中全程跟踪、旁听庭审,援后定期回访、巩固预防,全方位保障青少年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严格落实法律援助质量评估机制,对涉及青少年案件办案程序的规范性、运用法律法规的准确性、法律意见的针对性以及与受援人沟通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估,保障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针对不同特点和需求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工作依托“法律援助惠民生”专项活动,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针对其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法律援助服务。一是为农民工办实事。开展建设工程领域“安薪行动”暨根治欠薪“春雨行动”,前往格里坪特色工业园区、重啤厂开展农民工法律宣传活动,讲解劳动合同如何签订、依法维护工资报酬权益等方面注意事项,介绍农民工拖欠工资维权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张贴农民工欠薪维权途径,连接转办“12348”“12345”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及时有效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为残疾人办实事。在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联合开展法律讲座。对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上存在的涉法问题和法律需求进行调查摸排,以“预防校园欺凌”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法治短剧,以生动的表演向孩子们普法,为在校残疾学生提供优先咨询、优先受理、优先帮扶的“一站式”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服务。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在人流密集的星瑞广场积极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和维权服务送到广大妇女群众身边。与区妇联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指导来访妇女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畅通妇女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同时,工作站积极开展妇女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提高贫弱妇女的法律意识,不定期举办法律讲座、法治宣传教育,为辖区社区从事妇女工作者、家庭婚姻调解委员会成员以及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以法律援助为原点全链条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格局。以法律援助为原点,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半径,依托“解民忧 纾企困 公共法律服务下基层”活动,为全区人民群众和民营企业提供“零距离”的公共法律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纾困解难。深入创业孵化产业园开展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 送服务 促发展”活动,依据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清单”,举办“涉企法律问题座谈会”,针对知识产权纠纷、劳动及劳务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方面问题,提供“法治讲堂”“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等涉企法律服务。 对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等方面进行普法。持续优化“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模式。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新业态劳动者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主动回应新业态企业需求,努力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单式”的法律服务。

审核: 刘树学   责任编辑: 吉佐鲁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