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司法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来源:攀枝花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9-02-0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立法参与度,促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确保立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草拟的我市地方性法规草案《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请于201935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至攀枝花市司法局。

联系方式:1、信函请寄至: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一楼117室(攀枝花市炳草岗大街2号), 邮编:617000

                    2、邮箱:pzhyfxz@163.com

                    3、电话(传真):0812-3324921

 

附件:1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2、《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起草说明

 

 

                                                                                                                                                      攀枝花市司法局

                                                                                                                              201922

 

附件1

 

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噪声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五章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第六章 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对环境噪声的预防和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攀枝花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的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

第三条〔噪声治理原则〕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噪声质量负责单位〕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鼓励和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第五条〔噪声监管部门〕市、县(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负责对工业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负责对机动车噪声和广场、公园、街道、家庭室内产生的生活噪声,商业经营活动中为招揽顾客使用高音喇叭或采用其他发出的高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对文化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港口、码头、公路、航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市场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的产品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海事、渔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铁路机车、航空器、机动船舶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对环境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对防治噪声的协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

业主委员会可以在管理规约中依法约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业主应当共同遵守。

物业服务企业对本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并向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七条〔噪声投诉的权利主体和义务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噪声监管职责的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章 环境噪声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本区域总体规划,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在批准后三十天内及时向社会公布;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

第九条〔噪声源头防控〕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在确定规划布局时,应当与声功能区域相衔接,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十条〔环境质量标准达标的措施〕市、县(区)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环境噪声排放的建设项目,环境质量标准达到要求后方可新增项目审批。

第十一条〔特殊区域的噪声控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环境噪声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应当与噪声敏感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不能保持合理噪声防护距离的,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噪声干扰周围环境。

第十二条〔特殊建筑物的噪声污染防治〕新建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及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改建、扩建部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使用降噪产品和材料;噪声敏感建筑物对外部环境噪声的隔声质量及其配套的供水、电梯、通风、地下车库等公用设施的隔声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三条〔对居民住宅噪音的源头防治〕新建居民住宅选址应符合噪声防护距离,避免受到工业、建筑施工、交通等噪声污染,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应当在其销售场所公示所销售住宅的建筑隔声情况、可能受到的噪声污染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第十四条〔特殊期间在特殊区域的噪声污染防治〕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中考、高考七日前及中考、高考期间在噪声敏感集中区域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

第三章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五条〔工业噪声源头防治〕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企业,应当通过合理布局,调整工作时间、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采取消音、隔音、吸声等符合地方环境技术规范的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影响,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六条〔产生噪声的工业设备申报制度〕工业企业应当在使用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固定设备三个月前,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所拥有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种类、数量和在正常情况下所发出的噪声值、使用时间和防治噪声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和技术资料。

第十七条〔特殊区域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在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机关、疗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工业企业,禁止从事金属加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产活动。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噪声污染防治预算及费用〕在进行工程设计和编制工程预算时,应当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专项费用等内容。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施工需要安排噪声污染的防治费用,建设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噪声达标排放。

第十九条〔建筑施工的噪声限值和特殊区域的建筑噪声防控〕进行建筑施工作业的,应当采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建筑施工作业的,除受特殊地质条件限制外,不得使用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噪声严重超标的设备。确需使用的,不得在夜间和午间作业。抢险抢修作业不受前款限制。

第二十条〔特殊区域夜间噪声防治及夜间施工申报制度〕禁止在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作业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具夜间施工的证明。

前款所称的夜间作业项目、预计施工时间等应当依法申报,并在施工前向附近居民公告。

第二十一条〔建设工程噪声现场公示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设置公告栏,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公示施工单位名称、施工时间、施工范围和内容、噪声污染防治方案、施工现场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投诉渠道等。

第五章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交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新建、扩建、改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高架和轻轨道路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确定间隔距离,采取设置声屏障、生态隔离带等措施,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第二十三条〔特殊区域对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在已建成或者将要建成的铁路和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门窗等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交通噪声源头建设控制〕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交通干线、高速公路等应当采取沥青混凝土等低噪声路面材料和技术。道路减速带应当优化设置方案,并采用低噪声材料建设。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公路、城市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路面平整度,降低路面交通噪声。

第二十五条〔禁鸣时间和区域的公示制度〕公安机关根据市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要求以及保护和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需要,具体划定机动车辆禁鸣的区域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六条〔禁鸣区域禁鸣时间的噪声控制〕机动车驾驶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在禁鸣区域或禁鸣时间鸣喇叭。

第二十七条〔机动车噪声排放标准〕在用机动车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八条〔机动车与特殊车辆对报警器使用的控制〕

禁止机动车辆安装、使用报警器以及其他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特种车辆除外。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应按国家规定使用报警器,在夜间执行紧急任务时,应当使用回转式标志灯具。

第六章 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九条〔经营、娱乐场所的噪声限值〕卡拉OK厅、歌舞厅、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加工维修等商业经营场所和等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设备设施产生噪声的,其边界噪声值不得超过规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条〔经营、娱乐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对噪声控制的义务〕商业经营场所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应当加强噪声的管理和控制,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营业时间。

第三十一条〔商业经营活动中有关设施的噪声防治〕

商业经营场所中使用空调制冷器、冷却塔、发电机、音响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和设施的,应当配备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加强管理。

第三十二条〔商业经营活动中对高噪声设备使用的限制〕商业经营场所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或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活动。

第三十三条〔夜间餐饮场所噪声控制〕禁止夜间在户外餐饮等经营场所高声喧哗。

第三十四条〔特殊区域、特定公共场所生活噪声防控〕

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街道、广场、公园使用高音喇叭、变声喇叭、大功率音响以及通过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环境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外:

(一)抢险、抢修、救灾等紧急情况;

(二)经批准的文化、体育、庆典等社会活动;

(三)各类学校、幼儿园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以及举办运动会、升旗仪式的;

(四)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在交通繁忙时刻必要的疏导活动;

(五)经公安机关批准的其他情况。

前款规定使用的高音喇叭或者其他大功率器材装置,在非紧急情况时应当合理控制音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

禁止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街道、广场、公园从事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宣传庆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

第三十五条〔住宅区域空调外机设备的噪声防治〕居民安装使用空调室外机,应当采取合理安装等有效措施减轻对附近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家庭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噪声污染防治〕

居民使用音响等家用电器或者乐器,进行家庭娱乐或者体育锻炼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第三十七条〔居民楼装修噪声污染防治〕法定休息日、节假日的全天,工作日的午间和二十一时至次日八时期间,不得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使用电钻、电锯、电刨、冲击钻等工具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家具加工等活动。

第三十八条〔宠物噪声污染防治〕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从事宠物经营或者家庭饲养宠物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第三十九条〔车辆防盗报警装置噪声污染防治〕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规范安装、合理使用车辆防盗报警装置,防止防盗报警装置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环境。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行政处罚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十四条规定在中、高考期间在噪声敏感区域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活动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百元的罚款,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改正,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五条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从事金属加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活动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建筑施工作业,排放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和午间使用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噪声超标设备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夜间施工证明文件进行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施工单位未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公布相关信息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经营场所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场界噪声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未配置有效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予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或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活动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夜间在户外餐饮等露天经营场所高声喧哗的;

(三)违反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街道、广场、公园使用高音喇叭、变声喇叭、大功率音响以及通过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环境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以及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街道、广场、公园从事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宣传庆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的;

(四)违反第三十六条规定,居民使用音响等家用电器或乐器,进行家庭娱乐或者体育锻炼等活动,产生高噪声的;

(五)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宇内,午间和二十一时至次日八时期间,使用电钻、电锯、电刨、冲击钻等工具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家具加工等活动的;

(六)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从事宠物经营或者家庭饲养宠物的,产生高噪声的。

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规定〕

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执行公务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本条例规定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法技术性规定事项〕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午间,是指北京时间十二时至十五时之间的期间;

(二)夜间,是指北京时间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之间的期间;

(三)“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四)“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五)“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第四十五条〔施行日期〕本条例自2019年  月  日起施行。

 

 

附件2

《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起草说明

 

一、立法的必要性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干扰公众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秩序,影响身心健康,居民投诉不断,反映强烈。2013年至2017年,全市共接受环境噪声投诉就达4963件。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以及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上世纪6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背景下,攀枝花市是因国家三线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以采掘业和冶炼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城市功能分区不完善,生产区与生活区犬牙交错,工业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行政区、商业区和居住区混杂分布,商业噪声、生活娱乐噪声交叉干扰。加之,我市属亚热带气候,常年气温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夜间生活时间较长,参与人数较多。基于噪声而产生的矛盾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亟待法治手段的调整。二是一些上位法规定的一些管理规范、执法标准较原则、不具体、不宜操作,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某些违法行为规定了可以罚款,但具体处罚金额是多少?却没有具体规定;又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但应当受到处罚的违法行为又未具体表述。需要结合我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通过地方立法加以细化。三是机构改革所产生的部门职能变化,导致的环境噪声监管责任的调整,需要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予以确认,以保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四是多年来,我市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采取了许多行政措施,制定了一些行政规范性文件,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文件缺乏系统性,且法律效率低,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与法制化的提升。因此,抓紧制定实施《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对于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推进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起草过程

根据《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转发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立法计划的通知》(攀委发〔2019242号)的要求,《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已列入我市2019年立法项目。2018121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立法工作启动会,安排部署了立法工作。1213日,市政府办公室制发了《关于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的通知》,对有关政府部门做好立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后,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法制办及相关部门赴济南、南京、深圳考察学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的经验。201914日,市人大法工委、市环境保护局、市法制办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企事业单位征求立法意见。为广泛了解民意,激发社会参与意识,市环境保护局向社会发放问卷调查2500份,还会同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受托起草人)前往攀钢、竹湖园社区等单位调查研究。2019124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立法听证会、专家论证会和风险评估会,共收到意见建议53条,并逐条研究论证,在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后形成《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噪声条例(草案)》)。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噪声条例(草案)》共八章四十五条。分别是总则、环境噪声的监督管理、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责任、附则。

   (一)关于监督管理体制。针对环境噪声污染成因复杂、涉及面宽的实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监督管理的体制。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断整合、归并和转移,为确保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有效衔接,《噪声条例(草案)》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并在一些具体的行政执法事项上确认了执法主体。还对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责任作出了规定。

(二)关于环境噪声在规划上的控制。通过规划控制是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为此,《噪声条例(草案)》规定了“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本区域总体规划,划分环境功能区。国土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在确定规划布局时,应当与声功能区域相衔接,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等措施。

  (三)关于社会噪声污染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具有分布面广、反复性强等特点,是群众投诉的热点和环境执法的难点。攀枝花市山地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在城市建成区内可供公众进行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较少,大量的人员集中在竹湖园等场地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集中排放的噪声严重干扰了该区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当地居民群情激动、叫苦不迭,纷纷要求严肃整治甚至彻底禁止该地区的娱乐活动。我们认为立法的目的是对双方利益进行平衡,使之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减少和防止对其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毫无节制的娱乐活动噪声扰民固然不对,但要完全禁止也于法无据,在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因此,《噪声条例(草案)》对这类行为作了限制性的规定。表述为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及街道、广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使用高音喇叭、变声喇叭、大功率音响以及通过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环境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

(四)关于夜间施工。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是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居民对建设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的投诉较多,希望全面禁止夜间施工;另一方面,一些工程因生产工艺要求确需在夜间进行连续作业,或者白天因交通限制无法施工确需在夜间进行作业,还有一些重点工程也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要全面禁止夜间施工并不现实。因此,《噪声条例(草案)》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明确需要夜间施工作业的,必须有住建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在夜间施工前向社会公告。

(五)关于家庭室内装修作业时段限制。目前,国内有关城市对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在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饰装修活动的限制时段均为“法定休息日、节假日的全天,工作日的中午、十八时至次日八时。《噪声条例(草案)》基本沿用了这样的规定,但考虑到我市数十年一贯制的三小时午休作息制度,将中午的时段界定为十二时至十五时

(六)关于罚款数额的设定。《噪声条例(草案)》确定的实施行政罚款的主体只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及其所属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符合上位法的规定。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施的罚款行政行为,由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未规定具体的罚款标准,《噪声条例(草案)》设定的标准大部分源于《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对某些确需受到行政罚款处罚的违法行为,上位法又无明确规定,我们参考了其他城市的标准,且考虑到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均采取了较低的标准。如,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向周围居民公布相关信息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处二万元罚款,《噪声条例(草案)》规定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违反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行为的罚款标准,均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确定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幅度,虽然某些城市通过地方立法对这个标准已有事实上的突破,但我们认为维持在上位法规定的区间较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