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 提升法律援助质效
——东区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案件全过程监督机制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6-1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东区法律援助中心创新推出“指派前指导—办案中督导—结案后归档”全链条监督模式,通过强化律师办案全流程监管,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
一、指派前“精准匹配+岗前指导”,夯实服务基础。一是资格审查+专业适配。建立律师资源动态数据库,严格审查律师职业资格、办案经验及诚信记录,根据案件类型精准指派专业擅长律师,确保案件质量。二是岗前培训+责任告知。对新承接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开展岗前培训,重点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核心条款、服务流程规范及特殊案件办理要点,明确律师权利义务及办案要求。
二、办案中“动态跟踪+质量把控”,强化过程监管。一是流程节点化监管。依托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对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开庭辩护等关键环节设置时限要求,要求律师严格遵循时间逻辑开展案件办理,杜绝无故拖延。二是“双随机”质量评查。组建由资深律师、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督导组通过随机抽查案卷、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方式对律师办案程序、法律文书质量及服务态度进行评分,发现问题及时约谈整改。三是风险预警联动机制。针对重大敏感案件可能引发舆情的案件,建立司法行政机关、律所、承办律师三方联席会商机制,动态研判风险,确保依法妥善处置。
三、结案后“规范归档+绩效考评”,实现闭环管理。一是标准化归档指引。根据四川省、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要求,明确证据材料、法律文书、会见记录等必存材料,推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备份”,确保案件可追溯、经验可重复使用。二是数据赋能提质增效。定期依托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分析案件数据,梳理高发纠纷类型、常见法律问题,反省服务短板,推动法律援助服务从办结个案向预防类案升级。
下一步,东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完善监督机制,推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