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仲裁委聚焦“五化”建设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攀枝花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2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司法局立足仲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护航企业发展目标定位,系统推进仲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精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仲裁公信力与服务质效,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截至8月5日,本年度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01件,标的额4450万元;审结128件,标的额8363万元,和解调解率达80.5%,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207万元。
一是聚焦规范化建设,夯实仲裁发展制度根基。第五届仲裁委员会成立以来,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增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进一步提升裁决专业性与公信力。修改完善《攀枝花仲裁委员会章程》《攀枝花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攀枝花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十项管理制度,着力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持续推进仲裁立案、审理、裁决等各个环节规范操作,建立健全办案效率机制,严格案件审限管理。
二是聚焦标准化建设,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水平。严格执行“三级审核”、仲裁员信息披露、仲裁员回避等制度,推进案件质效管理办法落实落地,采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压缩到90天,简易程序平均结案时间压缩到19天,获得当事人高度认可。增添“立案一次性告知”“延时仲裁”“风险告知”等便民利企举措,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针对商品房买卖及物业服务类合同纠纷,联合住建、信访等部门建立“1+N”协作机制,强化仲裁与行业调解、行政调解衔接,构建多元解纷格局。截至8月5日,妥善化解商品房买卖和物业服务类合同纠纷88件,和解调解率达92%,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54.3万元。
三是聚焦专业化建设,锻造仲裁服务核心能力。第五届仲裁委员会面向全国公开选聘100名法律、经贸等领域专家担任仲裁员,逐步建立起多类别、多层次、专业化、高水平仲裁队伍。组建由法官、律师、高校教授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客观专业意见,确保案件质量。开展仲裁业务培训会,邀请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省“双百”活动法治宣讲团成员围绕“发挥仲裁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解析商事仲裁在“泛法律服务”中的价值,并就仲裁员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进行深入讲解,有效提高仲裁队伍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
四是聚焦信息化建设,提升仲裁服务智能水平。持续加强仲裁信息化建设,深化“智慧仲裁+”创新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仲裁核心业务和管理流程,启用案件管理系统实现案件科学高效管理,自案件系统启用以来,共办理线上立案106件,开展视频庭审16次,争议解决质效大幅提升,当事人维权成本显著降低。为进一步提升仲裁工作智能化水平,邀请案件系统运维专家,定期开展案件系统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研讨”推动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助力办案效率提升30%,打造智慧仲裁新标杆。
五聚焦精准化服务,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市工商联及部分商(协)会、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立仲裁联络点(办事处),进一步延伸仲裁服务触角,切实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等提供专业高效仲裁服务。持续推进仲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六项革新机制”走深走实,深入市住建局、市工商联、国家钒钛高新区管委会、银行及部分律师事务所,开展仲裁法律宣讲、企业仲裁服务需求调研、企业法治体检等系列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通过走访座谈,共征集企业意见建议10余条,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纠纷解决方案,护航企业轻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