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司法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工作动态

西区着力建好“双中心”织牢预防 化解矛盾纠纷“一张网”

来源:市委依法治市办     发布时间:2023-02-1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西区严格按照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标准等要求,提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率先建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即双中心),融入三说会堂等调解特色品牌,织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一张网,闭环高效服务市域社会治理。

一、把双中心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推进,把舵定向强引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西区双中心建设,作为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动能,推动枫桥经验在西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举措。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点位调研指导,为建设工作明确思路,提供保障。成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就项目选址、功能布局、设计风格、设施设备配置、后期运行等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印发《关于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三说会堂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三说会堂中心)建设任务清单》,对基础建设、资源整合、人员入驻、制度完善、办公保障等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建设任务高效推进。

二、把双中心建设作为暖心工程推进,科学布局夯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着力营造庄重、宽松、平和的环境氛围,对双中心集中功能区进行便民化、亲民化改造对照“1+1+2+N”功能区划分标准,设置有1个接待大厅、1个心理疏导室、2个调解室。此外,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远程视频会见室和档案室。按照前台+后室模式,接待工位区、办公保障区相对独立设置。接待工位区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劳动仲裁、三说会堂、检察和诉讼服务等8个开放式窗口,针对群众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受理服务,切实让群众只到一个地、只找一次人。办公保障区设置8间办公室,用于入驻单位办公,为前台受理提供后台支撑,实现前台接件、后室办理,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贴心服务。

三、把双中心建设作为融合工程推进,相互促进助发展。按照整合、联动、智能要求,采取常驻、轮驻和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三说会堂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中心、综治工作中心、群众工作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等单位入驻区双中心,使多中心转变为一中心,实现了九中心合一,着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

四、把双中心建设作为聚力工程推进,健全机制提质效。制定《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三说会堂中心)纠纷联动调处流程图》,建立入驻人员管理、纠纷排查、评估研判、分类受理、案件流转等环节高效运行工作机制,深化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建设,探索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三单模式,为群众提供咨询、受理、调解、仲裁、司法确认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变独角戏大合唱,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切实推动双中心成为矛盾纠纷汇集地”“化解地”“终结地。推行首问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首解责任制,实现群众申请事项可查询、可评价、可跟踪、可督查。对入驻单位(部门)实行统一要求、统一考核,进一步增强入驻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把双中心建设作为攻坚工程推进,成效显现展新颜。自区、镇(街道)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3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4件;主动参与新立项、新开工工程项目及重大活动风险评估7项,防范源头矛盾风险16个;受理一般纠纷1172件,主动调处交通肇事、劳资纠纷、捐赠纠纷等161件,调解成功率均100%。首次将司法确认引入信访案件调处,成功化解1起省级交办信访事项。法院案件起诉率同比下降51.03%,一般民事纠纷非诉化解周期较诉讼周期案均缩短约85天,纠纷调解成功率、法庭案件调撤率、群众满意率同比分别上升5%62.1%5.9%。群众到区上访同比批次人次分别下降44.2%30.7%;到市上访同比批次人次分别下降47.1%86.3%;进京上访同比批次人次下降87.5%。党的二十大期间实现零到市、零赴蓉、零进京目标,得到省第十督导组肯定。全年未发生不良案(事)件,社会稳定形势持续向好。